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焦点
编号:10117965
中医药如何与时俱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16日 国医网
     与时俱进,是本次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关于中医药事业如何与时俱进,记者听到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声音。

    突破观念的壁垒

    江扬清是中国第一个中医学博士生,在欧洲某国行医十来年了。去年对他的一次拜访,带给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孙万珍一个重大启示:中医药与时俱进要突破一个观念上的壁垒———一味妄自菲薄,否定传统。

    孙万珍给会议代表们讲了他的惊讶:原以为在国外开业的中医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华裔和亚裔人士,到江的诊所一看,候诊的病人有十几位,清一色黄头发蓝眼睛。江大夫说,诊所每天要接待几十位病人。欧洲是医疗福利的“天堂”,老外凭什么自己花钱来喝苦药汤?吸引力就是中医药对某些疾病的独特疗效。而且,这种疗效还不能来得太慢,必须在三五服药之内见到功力。

    孙万珍说,江扬清使我重新思考中医药现代化问题。并不是说用先进设备先进理论包装起来就是现代化了,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应当积极挖掘、积累自身的优势,把自己的东西“经营”好。
, 百拇医药
    “走钢丝”的定位

    “现在当中医就像走钢丝,往‘西’偏点,说你不是中医了;往‘中’偏点,说你落后,没与时俱进。”这是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旷日建在讨论中发的“牢骚”。

    旷日建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弄清楚一个概念:现代中医究竟是什么?

    他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医定义,和过去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只懂得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的不同在哪里,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今天,医疗服务准入与管理越来越细化,这个概念不澄清,将来就会有地方不许中医院做手术,不许中医开西药。

    关于这点,孙万珍也讲了一个肺栓塞抢救案例:老太太身上插了五六根管子,西医抢救了两个月,同时输了两个月的中药,好了。我分析这个病人,如果没有现代医学,她100%救不过来;同样,如果没有中药帮她渡过心衰、肾衰、感染等一道道难关,她80%也会死亡。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中医药还没有失去科学价值,还是很是有生命力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找准自己的位置。
, 百拇医药
    现代化与产业化

    成都市卫生局副局长李铀认为,中医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而要把它当作产业来做,这样才能走出投入少、资金缺乏的困境。他说,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渗透到了文化、旅游、养生康复等领域,开发中医资源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四川省人口多、中医资源丰富,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就要树立名牌精品战略,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局长杨殿兴透露,该省正在筹备建设四川中医科教集团,把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以及大型中医院的科研单位拢在一起,共享实验室资源,这样既解决了研究生没有课题没有科研经费的问题,使研究机构有了助手,也能做大四川中医药科研的品牌。

    浙江省的动作更大。卫生厅副厅长陈晓非说,浙江正在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目标打造四个平台:中医药服务网络平台,中医药人才体系平台,中医药科研体系平台,中医药信息网络平台。在他的概念中,现代化中医院门槛相当高:要占地100亩以上,要有物流系统,要实现人才、管理、设备现代化,要达到信誉中医院、数字中医院、绿色中医院的要求。

    在会议主报告中,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这样概括中医药的与时俱进:在中医药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就是使中医药的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获得新的内涵、新的动力。, 百拇医药